做面包,为什么要能拉出薄薄的膜?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2-27 10:18

我来回答

9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2-27 11:48

二次发酵会让面筋更加紧密结实。

1、用配方分量内的一半温水溶解酵母(如配方使用120克水,则用60克水溶解酵母)。

2、称量好面粉、糖、盐、奶粉等干性材料的重量,并拌匀。然后加入溶解酵母的水、另一半水、打散的鸡蛋等除黄油以外的配料。

3、用力揉成面团,并把面团放在案板上。这个时候的面团会很粘手,表面也很不光滑。但是要坚持揉下去,不要轻易添加面粉。

4、如果面团粘在案板上,可以用塑料刮板把粘在案板上的零碎面团铲起来,重新揉到大面团里去。

5、揉着揉着,面团会渐渐变得有弹性,表面也变得光滑起来,而且,随着面筋的形成,面团也开始变得没有那么粘手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2-27 13:06

因为这样才能拉丝,口感会更好,一般要做出手套膜都是要加黄油之类的揉比较久,比较费劲,但是如果有面包机或厨师机会比较方便,厨师机功能齐全,但好点的比较贵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2-27 14:40

普通的小面包不需要出膜,做吐司的话需要出膜。能拉出膜的面团说明面团的扩展性很好,成品不易破,可塑造性高。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2-27 16:32

因为能拉膜的面做出来的面包口感更好。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2-27 18:40

你说的叫“手套膜”,也就是揉面到完全阶段。
在中国去面包店买的吐司你会发现,撕开时面包是分层拉丝的,就像是一层一层叠加在一起的,这就是手套膜的作用。
但是,并不是所有面包都必须如此,欧美国家作为主食的面包一般都不需要如此,有名的比如法棍、大列巴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2-27 21:04

做出来会有层次,拉丝。就是出膜的时候有点累。来回的拽,拉,揉,搓,甩,用尽一切办法,我经常做面包,当然我说的事没有面包机的情况下,如果有面包,一切简单省事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2-27 23:46

面团揉出膜,不但使得烤制的面包组织更细腻,口感更松软,

1、揉出膜意味着高筋面团已经揉到最佳的出筋状态。 2、高筋面团揉成膜后,烤制的面包,特别是手撕包、北海道吐司等,面包的组织会很细腻,可以达到“拉丝”状态。 3、面团出膜也是检验烘焙者对面粉、黄油、水、盐、酵母比例的掌握,揉面力度、发酵时间、面粉好坏的检验,太油或者面粉不对,都会影响面团膜的出筋状态,所以手工揉面的烘焙者往往力求达到面团出膜。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2-28 02:44

那是因为面里面的面筋在你和面的时候已经形成,我们和面就是为了让他形成面筋,而醒面就是为了让面筋能有一个舒缓的过程,让本来被我们和在一起的面筋慢慢舒展开,舒展完之后,面团中间会有气,那是因为面团在醒制过程中会发生一系列反应,就像是呼吸一样,我们要将那些空气揉没再次让面筋聚拢也就是让他更加结实,也是为了让面筋更加均匀,其实那薄薄的膜就像是织好的布,面筋就像是布里面那一根根线一样,纵横交错,我们通过二次发酵会让面筋更加紧密结实,就形成了膜一样的感觉,这也是为了使我们做出的面包口感更有层次,更加能发挥面团中神奇的力量,做出更加或蓬松或紧实的面包,只要掌握好面团的呼吸,让他们得到很好的舒展,相信你一定能做出好吃的面包!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2-28 05:58

二次发酵会让面筋更加紧密结实。

1、用配方分量内的一半温水溶解酵母(如配方使用120克水,则用60克水溶解酵母)。

2、称量好面粉、糖、盐、奶粉等干性材料的重量,并拌匀。然后加入溶解酵母的水、另一半水、打散的鸡蛋等除黄油以外的配料。

3、用力揉成面团,并把面团放在案板上。这个时候的面团会很粘手,表面也很不光滑。但是要坚持揉下去,不要轻易添加面粉。

4、如果面团粘在案板上,可以用塑料刮板把粘在案板上的零碎面团铲起来,重新揉到大面团里去。

5、揉着揉着,面团会渐渐变得有弹性,表面也变得光滑起来,而且,随着面筋的形成,面团也开始变得没有那么粘手了。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