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共4个回答
懂视网
薛定谔的猫什么意思?
1.薛定谔的猫是奥地利著名物理学家薛定谔提出的一个有关猫生死叠加的著名思想实验。
2.实验就是将一只猫关在装有少量镭和氰化物的密闭容器里。如果镭发生衰变,会触发机关打碎装有氰化物的瓶子,猫就会死,反之,就会存活。
3.根据量子力学理论,由于放射性的镭处于衰变和没有衰变两种状态的叠加,猫就理应处于死猫和活猫的叠加状态。
4.这项实验点的目的是论证量子力学对微观粒子世界超乎常理的认识和理解。
总结
1.薛定谔的猫是一个思想实验。
2.将一只猫关在装有少量镭和氰化物的密闭容器里。
3.放射性的镭处于衰变和没有衰变两种状态的叠加。
4.目的是论证量子力学对微观粒子世界的认识和理解。
热心网友
对于处在死与活的叠加状态中就是薛定谔的猫。
常规理解,黑匣子里薛定谔的猫要么是死要么是活,与你打开黑匣子无关。量子理论却说猫在黑匣子既死又活,在打开黑匣子的那一刹才“决定”猫的生死。
“薛定谔的猫”实验过程:
把一只猫装进一个封闭不透光的箱子里,箱子里还有一个放射性原子,一个粒子探测装置,一瓶剧毒物质,一把锤子。如果放射性物质发生衰变,粒子探测器就能接收到衰变放射出的粒子,然后发出信号让锤子打碎装着剧毒物质的瓶子,这样猫就必死无疑。
如果粒子不衰变,猫就会活着。也就是说猫的状态由粒子是否衰变决定,猫存在两种状态,活态和死态。按照量子力学的态叠加原理,物理学家在测量猫的状态前,猫就处在活态和死态的叠加态,只有打开箱子测量的时候,猫才会塌缩到本征态,只能测量到活态和死态中的一种。
这是和常理格格不入的,薛定谔就是用猫实验将微观和宏观联系在了一起,把量子行为拓展到了宏观世界。
扩展资料
“薛定谔的猫”的影响及意义:
这个实验的目的,是要反驳哥本哈根学派,关于量子系统的叠加态会因由和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或被外部世界测量时而变成一种固定态的理论,参照实验来说,即猫是在被外部世界所观察之后,它的生死才处于一种固定态。
但按照客观来说,这个猫,不管你外部观察与否,它的生死早就固定了。这就反驳了哥本哈根学派对量子系统的叠加态的理论,到达了实验目的。
量子力学作为20世纪最有突破的科学成就之一,也是最具争议的科学之一。“薛定谔的猫”很好的阐述了这一现状。人们不能接受量子力学是因为它的不确定性。对于传统的物理学来说,只要找到了事物之间相关的联系,就能在每时每刻确定,事物之间相关的物理数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薛定谔的猫
热心网友
薛定谔的猫描述的是一种未经验证的、不确定不稳定的状态。
“薛定谔的猫”是由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于1935年提出的有关猫生死叠加 的著名思想实验,是把微观领域的量子行为扩展到宏观世界的推演。这里必须要认识量子行为的一个现象:观测。微观物质有不同的存在形式,即粒子和波。通常,微观物质以波的叠加混沌态存在;一旦观测后,它们立刻选择成为粒子。实验是这样的:在一个盒子里有一只猫,以及少量放射性物质。之后,有50%的概率放射性物质将会衰变并释放出毒气杀死这只猫,同时有50%的概率放射性物质不会衰变而猫将活下来。
根据经典物理学,在盒子里必将发生这两个结果之一,而外部观测者只有打开盒子才能知道里面的结果 。在量子的世界里,当盒子处于关闭状态,整个系统则一直保持不确定性的波态,即猫生死叠加。猫到底是死是活必须在盒子打开后,外部观测者观测时,物质以粒子形式表现后才能确定。这项实验旨在论证量子力学对微观粒子世界超乎常理的认识和理解,可这使微观不确定原理变成了宏观不确定原理,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猫既活又死违背了逻辑思维。
薛定谔的猫本身是一个假设的概念,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在光子、原子、分子中实现了薛定谔猫态,甚至已经开始尝试用病毒来制备薛定谔猫态,如刘慈欣《球状闪电》中变成量子态的人,人们已经越来越接近实现生命体的薛定谔猫 [3] 。可是另外一方面,人们发现薛定谔猫态(量子叠加态)本身就在生命过程中存在着,且是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 。
热心网友
与你的世界不总相交,平行为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