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3-05 00:49
共2个回答
懂视网 时间:2022-03-05 05:10
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即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指承担义务教育、基础性科研、公共文化、公共卫生及基层的基本医疗服务等基本公益服务,不能或不宜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单位或机构。
属于公益一类的事业单位业务活动的宗旨目标和内容、分配的方式和标准等由国家确定,不得开展经营活动,其经费需由国家财政予以支撑。履行职责依法取得的收入或基金要上缴国库或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对这类事业单位的机构编制要从严控制,并加强监督和管理,使其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社会效益。
中国的公益一类单位有义务教育,特殊教育,党校,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公共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纪念馆(烈士陵园),美术馆,科技馆;疾病(疫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等。
总结
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即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指承担义务教育、基础性科研、公共文化、公共卫生及基层的基本医疗服务等基本公益服务,不能或不宜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单位或机构。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05 02:18
一、指代不同
1、一类事业单位: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即为一类事业单位。
2、参公事业单位:所谓“参公事业单位”,全称就是“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
二、特点不同
1、一类事业单位:其所需的事业经费全部由国家预算拨款。
2、参公事业单位:参公事业单位作为一种特殊的事业单位,具有一定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其与行政机关和一般事业单位的区别和联系。
三、优势不同
1、一类事业单位:利于国家对其收入进行管理和监督;使事业单位的经费得到充分的保证。
2、参公事业单位:参公事业单位的存在不仅仅是各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的主观希望,更是现实的需要,其产生是遵循了“以责定权、以责定利”的组织资源配置逻辑。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参公事业单位
百度百科-一类事业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