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2-14 15:3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15 13:37
日本武士在幕府时代开始接受儒家观念,但在这样一个版图不大的岛国,为何未能实现一体化呢?
令人费解的是,墨家学说中蕴含着朴素的科学精神和民主思想,为何没有成为实现一体化的意识形态?
儒学传入日本之际,正值后本社会面临大变革。当时,等级制、贵族制在日本仍具强大生命力,与春秋战国时代中国贵族制度已腐朽的状况不同。此后,日本武士接受儒家学说经历了变异,仅取其所需。他们只部分接受了儒家意识形态中的伦理、价值观,并未吸收其国家学说。儒家学说中的等级观念、忠孝思想、宗法观念在日本封建社会中有深厚基础,可强化其门第等级制度。忠、义、勇、信对武士行为影响深远。然而,这种重门第的社会不可能接受中国的文官考试制度和官僚制度。
士阶层中相当一部分人在思想信仰问题上并不诚恳执著,而将主要精力集中于政治和经济改革。这些社会活动家、政治改革家常被称为法家。
荀子提出“虽王公士大夫之子孙、不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庶人;虽庶人之子孙也,积文学,正身行,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卿相士大夫”。这是对贵族政治的明确否定。
董仲舒的学说内容庞杂,但总体而言,是将前人学说中有利于宗法一体化结构的内容融为一体。他提炼、强化了《韩非子》、《吕氏春秋》、《公羊传》中君权至上的大一统政治论,并将其与阴阳家们的天人感应、五德终始学说相结合。他继承了孔、孟的有为行为、伦理学说,并以荀子的性恶说和“一天下”就要“务息十二子之说”为理论根据,强行推行儒家说教,使思想文化主义成为事实。
实际上,战国后墨家开始衰落。秦汉之际,墨家的形象已由科学家演变为手持三尺铁的游侠。
闻一多曾风趣地指出:“一个儒家做了几任官,捞得肥肥的,然后撒开腿就跑,跑到一所别墅或山庄里,变成一个什么居士,便是道家了。”
得志时是儒家,失意时是道家(要我说,原本的儒家早就被道家的犬儒和法家的奴役束棒绑架了)
与欧洲不同。教取代了古代罗马哲学和宗教,人文主义又取代了教。这种取代关系意味着进化。而中国封建意识形态的互补结构,则造成了一种互补振荡。魏晋玄学否定了儒学,新儒学又否定了佛老。儒学占主导地位时,道家是它的补结构。后来,二者的地位互易,但互补关系仍存在。这种互补振荡,造成了意识形态结构的高度稳定性。
正因为理学的僵化,我们可以看到明清以前的科学家、发明家不少人是官方哲学的拥护者,有的甚至本人是朝廷,如张衡、祖冲之、葛洪、孙思邈、郭守敬、沈括等。但明清以后的大科学家则不少来自民间,如李时珍、宋应星、徐霞客、王清任。这说明日益僵化的理学已经不能网罗那些有思想的知识分子了。
儒家的成功、魅力、僵化、失败,都源于同一个核心,即其伦理中心主义结构和与此相关的直挂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