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自,空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5-01-03 00:48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5-01-05 21:32

结论:杜甫的《蜀相》通过"自"和"空"这两个字,展现出对诸葛亮才智与功业的深深敬仰,以及对未能完成大业的惋惜之情。诗中,碧草映阶的春色与黄鹂空鸣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寓含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现实的忧虑。

改写后:
在唐代诗人杜甫的《蜀相》中,"自"和"空"这两个字交织出深刻的情感。"自"象征着诸葛亮的才华和责任感,"空"则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功业未竟的遗憾。"映阶碧草自春色"描绘了祠堂周围生机勃勃的景象,"隔叶黄鹂空好音"则寓含了诸葛亮未能看到这美景的哀伤。

杜甫通过诗行,追忆了诸葛亮的三顾茅庐和辅佐两朝的辉煌历史,"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表达了对诸葛亮智慧和忠诚的敬仰。然而,"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悲剧性结局,使得英雄的泪满襟,反映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

这首诗的情感深沉,艺术手法独特,从景物到历史,从现实到期待,都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沉郁而又充满感慨的氛围。杜甫的《蜀相》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也是对时代变迁和国家兴衰的深刻反思,堪称"沉郁顿挫"的典范。

杜甫的创作生涯中,《蜀相》是其在成都定居后,于公元760年的春天,对诸葛亮祠堂的一次感人抒怀,诗作的格律严谨,对仗工整,展现了他诗歌的"建筑美",同时也体现了他在诗歌体裁上的创新精神。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