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5-01-22 15:4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5-01-22 15:45
关于借调的讨论,近年来在内越发多样,有人认为借调是提升机会和平台,也有人担忧其可能带来的“两头耽误,都难成长”。借调,即机关、事业单位因临时、特殊任务,向其他单位借用工作人员完成任务,其存在合理性,但当前乱象丛生,需引起重视。
借调有其优势与劣势。好处包括增加晋升机会,提升能力与拓展人脉,以及改善生活质量的可能。借调后回原单位,能为个人经历加分,甚至带来正式调动。然而,也存在风险,如可能成为“种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在借调单位无编制,即使表现优秀也难有用处。长时间借调可能导致原单位位置被替代,晋升奖励无缘。
我的经验表明,借调实现逆袭,虽然光鲜,背后心酸无比。真正逆袭者少,风险极大。在借调过程中,需“蓄三势避三坑”。
蓄三势:一是格局之势,借调意味着从基层到上级的流动,平台的改变对个人视野与成长至关重要;二是能力之势,上级机关制度健全,职责分明,借调可学到终身受用的知识;三是人脉之势,借调可接触高层,拓展广泛人脉关系。
避三坑:一是避免妄自菲薄,借调工作可能困难重重,但坚持与积累将带来成长;二是避免抹桌子开新席,保持与原单位的联系,避免被取代;三是避免媳妇熬成婆,明确借调期限与编制问题,避免两头空转。
借调期间,需明确自身条件与期望,考虑清楚借调能带来的改变与可能的风险。短期借调可作为临时性经历与能力培训的“速成班”,长期则需谨慎考虑,避免两头耽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