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从社会地位的角度考量,古代的“举人”可以与现代社会的学历进行对比。举人在古代科举体系中是重要的称呼,相当于现在的高中文凭。
具体而言,古代的乡试每三年举行一次,每省录取100到200人,大约20个省份,这意味着每三年约有750到1500人成为举人。换算成每年,大约有250到500人。与此相对,现代的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每年的招生人数约为7000人。
由此可见,古代成为举人的难度较大,需要通过激烈的竞争。而现代的顶尖学府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录取比例要远高于古代的乡试。
综合来看,古代的举人相当于现代的高中文凭,其录取难度远高于现代的顶尖学府,但低于现代的大学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