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5-01-25 20:2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5-01-25 20:56
古代文人墨客常用刘琨舞来比喻英雄豪迈的气概或激励自己奋发向上。从唐玄宗的《巡省途次上党旧宫赋》诗,到宋朝松洲的《念奴娇·题锺山楼》词,再到明清诸多诗文,刘琨舞被频繁引用,寓意深远。
唐孙华的《卧闻鸡鸣》诗,以“暗蹴刘琨舞”描绘夜晚静谧中,鸡鸣催人早起,激昂壮志如刘琨舞一般,形象生动。
宋朝辛弃疾的《菩萨蛮》词,“功名君自许,少日闻鸡舞”,表达出年轻时的豪情壮志,如同刘琨舞,充满朝气与希望。
元朝张昱的《看剑亭为曹将军赋》诗,以“闻鸡起舞非今日”说明,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如刘琨舞般,时刻保持战斗状态,激励自我。
清朝孙雨林的《皖江血·兴学》,“闻鸡起舞心还壮,造时势,先鞭不让”,体现了一种积极进取、不甘落后的精神。
清朝杜岕的《邀笛步作》诗,“或拟闻鸡舞,或啸登楼夜”,则是以刘琨舞和登楼啸歌的形象,表达了对英雄豪情的向往和对自由不羁精神的追求。
清朝赵翼的《述庵司寇新刻大集见贻》诗,“雄略虽馀扪蝨谈,壮心谁激闻鸡舞”,以刘琨舞比喻英雄的壮志未酬,表达了对英雄精神的敬仰。
清朝孙枝蔚的《与客宿古庙中》诗,“闻鸡思越石 ,化蝶笑 庄生 ”,以刘琨舞与古代先贤庄子化蝶的故事,表达了对英雄与智慧的双重敬仰。
谢觉哉在《在广州·游虎门》诗中的“一将当关门号虎,万夫起舞夜闻鸡”,以刘琨舞描绘出守城将士的英勇与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