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光纤通信领域正面临一次重大变革,以多芯少模传输技术为核心。9月11日,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电子学系副教授李巨浩在“燕缘科创”分享中指出,传统单模光纤已面临容量瓶颈,而他领导的团队研发的新型多环纤芯少模光纤技术,打破了这一。这种技术通过增加多个环形区域,精细调整模式差异,实现了弱耦合传输,其容量潜力巨大,比如31模式+19芯,容量可达单模光纤的600倍,甚至更高。
然而,多芯少模光纤的实用化还面临诸多挑战,包括尺寸增加、机械特性及传输特性的影响、耦合器件成熟度不高、熔接技术难题等。尽管如此,李巨浩团队已取得突破,去年在联通实验室成功实现2模式共80波长通道,传输容量达16Tb/s,这是迈向实用化的重要一步。与单模光纤相比,多芯少模在成本和容量上具有明显优势,预计随着技术进步,比特成本和功耗将进一步降低。
李巨浩认为,多芯少模传输技术符合技术发展趋势,是光纤通信的未来方向。尽管标准化和专利布局还有待完善,但国内已开始布局,试图将少模技术转化为产业优势。在5G前传方案中,多芯少模光纤的潜在应用将有助于降低成本并兼容现有技术。此外,这一技术还有望拓展至传感领域,如分布式压力传感器和触觉传感应用。
尽管面临竞争和挑战,多芯少模传输技术的发展无疑将对光纤通信行业带来深远影响,标志着通信技术的又一次重大飞跃。随着技术的成熟和应用的拓展,这一变革将逐渐显现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