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一下《唐璜》(拜伦)

发布网友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唐璜》(1818-1823)是拜伦的代表作,也是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杰作。这部诗体小说约16000行,共16章,虽未最终完成,却因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广阔的生活容量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被歌德誉为“绝顶天才之作”。

《唐璜》的主题是对英国和欧洲贵族社会、政治的讽刺。主人公唐璜是西班牙贵族青年,16岁时与一贵族少妇产生爱情纠葛,母亲为了避免丑事外扬,迫使他出海远航。通过唐璜的冒险、艳遇和各种经历,广泛描绘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社会的现实生活。唐璜在海上遭遇风暴,船沉后游抵希腊一小岛,得到海盗女儿海蒂的救助。诗歌歌颂了他们牧歌式的真诚爱情。但海盗归来,摧毁了这一爱情。

唐璜被当作奴隶送往土耳其市场出卖,后又被卖入土耳其苏丹的后宫为奴。逃出后,他参加了围攻伊斯迈城的战争,立下战功,被派往彼得堡向女皇叶卡捷琳娜报捷,得到女皇的青睐,成为宠臣。诗歌中一个场景接着一个场景呈现在读者眼前,情节发生在18世纪末,但描绘的却是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欧洲社会的现实生活。诗人用过去的经验和当时的现实相比,鞭挞了“神圣同盟”和欧洲反动势力,号召人民争取自由、暴君。

诗歌对英国贵族和资产阶级的拜金主义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揭露和讽刺。英国统治阶级宣称“自由”和“权利”,但唐璜初次到伦敦时,就遭到了强盗的袭击。诗歌痛斥英国贵族卡斯尔累爵士为“恶棍”和“奴隶制造商”,谴责当时备受统治阶级称赞的惠灵顿为“第一流的刽子手”。英国上流社会外表华丽,内部却糜烂不堪。

《唐璜》中的主人公唐璜源自西班牙传说中的人物,多次成为文学作品的题材。传统的唐璜形象是个玩弄女性、没有道德观念的。但在拜伦笔下,这个人物在多数情况下却以被勾引的角色出现。唐璜被迫出走,因为他或多或少是那个有夫之妇的牺牲品。唐璜不同于拜伦其他诗歌中的英雄人物,作者无意将他塑造成“拜伦式的英雄”,其中却不乏诗人自传的成分。唐璜热情、勇敢、拒绝虚伪的道德信条。在面临饿死的危险时,他拒绝吃的人,其中不乏象征的意义。在士兵中间,只有他表现出对一个土耳其小姑娘命运真正的关心。

如果说因讽刺的需要,主人公唐璜显得行动多于思想,那么诗歌的叙事者则承担起了思考和评论的重任。故事之中或故事之外不断出现的议论、感慨、回忆、憧憬,拉近了作品与读者的距离。叙事者大量的富有抒情性议论,充满哲理和深刻的思想,以及淋漓尽致的嘲讽,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作品不仅揭露现实真实深刻,而且想象丰富奇特。它描写的风暴、沉舟、战火的场景等,十分精彩。对大自然壮丽景色的抒情描写非常出色。拜伦善于用各种诗体创作,语言幽默洗练,在英语口语入诗方面无人可与之匹敌。

拜伦的诗歌在当时和后世都有很大影响。在中国,鲁迅称拜伦是浪漫主义的“宗主”,盛赞其人其诗“如狂涛如厉风,举一切伪饰陋习,悉与荡涤”。他的作品不仅在文学上产生了深远影响,也成为后世研究欧洲社会和政治的重要文献。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