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5-01-24 10:0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5-01-24 10:07
损害商业信誉罪是指故意散布虚假事实,损害他人商业信誉或商品声誉,扰乱市场经济秩序,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此罪的特征包含多方面: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既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也包括被害人的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
在犯罪客观方面,行为人需有以下几种行为:
1. 扰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行为人通过散布虚假信息,破坏正常的市场竞争环境。
2. 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被害人的商业信誉。通过制造不实信息,损害他人在市场上的诚信形象。
3. 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被害人的商品声誉。通过虚假宣传,损害他人产品在市场上的声誉。
4. 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通过上述行为,造成被害人在经济上遭受重大损失。
犯罪主体方面,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包括年满十六周岁的自然人和单位。这意味着任何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的个人或法人实体,只要实施了上述行为,都可能构成损害商业信誉罪。
在主观方面,行为人必须具有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降低他人的商业信誉或商品声誉,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过失行为不构成此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