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5-01-22 06:1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5-01-22 06:22
春季是气候多变的时节,养生需掌握科学的方法。中医认为,春季养生重在七个部位,即“阴、阳、气、脑、脾、胃、肾”。春季养生应着重这七“养”。
养阳:春夏季节,大自然气温上升,阳气逐渐旺盛。此时养生宜侧重于养阳,以顺应季节变化。根据春天人体阳气生发的特点,可选择平补和清补饮食。平补适合正常人和体弱者,如荞麦、薏苡仁、豆浆等;清补则指用食性偏凉的食物熬煮的饮食,如梨、藕等。
养阴:阴虚者及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宜在春天发作。可采用蜂蜜疗法,将蜂蜜隔水蒸熟后空腹服用;也可用牛奶调匀后饮用,有养阴益胃之功效。阴虚内热体质者应避免食用大甜大腻、油炸多脂、生冷粗糙食物。
养脑:春天,肝阳上亢的人易头痛、眩晕。饮食防治方法是每天吃香蕉或橘子;或用香蕉皮水煎代茶饮用;另外,还可用芹菜、红枣水煎代茶饮。
养脾:春季为肝气旺之时,肝气旺会影响脾,因此春季易出现脾胃虚弱之症。饮食调养宜选辛、甘温之品,忌酸涩,应多食用蔬菜及山野菜等。
养肾:春天气候舒爽,是肾功能不佳患者养肾与调理的好时机。此时饮食以清淡甘味为主,可食用清淡蔬果如山竹、藕等。
养胃:春季饮食上应避免摄取含肌酸、嘌吟碱等物质丰富的食物,如猪肉汤、菠菜等,以免刺激胃液分泌,增加胃肠负担。宜选择清淡易消化食物,可采用蜂蜜疗法。
养气: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易在春季发作。春季阳气升发,为扶助阳气,饮食上应多食用葱、豉等,并多吃具有祛痰健脾、补肾养肺的食物,如枇杷、梨等,有助于减轻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