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5-01-29 17:19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4分钟前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介绍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科学名称为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属于黄单胞菌目黄单胞菌科。1961年因其鞭毛特征首次被命名为嗜麦芽假单胞菌,1983年由于核酸同源性和细胞脂肪酸组成的研究,归入黄单胞菌属,称为嗜麦芽黄单胞菌。然而,由于其缺乏黄单胞菌素、无植物病原性且可在37℃生长,与传统黄单胞菌有所区别,1993年有学者建议将其命名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它在临床环境中常作为条件致病菌出现。


广泛分布与医院感染


嗜麦芽寡养(窄食)单胞菌广泛存在于水、土壤和动物体内,尤其在医院环境中,其分离率在非发酵菌属中呈上升趋势。由于其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如青霉素酶、头孢菌素L2酶和金属锌酶等,给临床治疗带来了挑战。该菌对多种抗生素,包括B-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和喹诺酮类等耐药,甚至对碳青酶烯类抗生素也有耐药性,这要求医生在发现感染时,必须根据药敏报告选择合适的药物。


医院感染防控策略


近年来,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医院感染率逐渐上升,对于高危患者,如气管切开、插管、使用呼吸机等情况下,应警惕呼吸道感染的发生。临床医生应严格遵循抗菌药物的使用原则,一旦发现该菌,需根据药敏结果迅速、足量联合使用有效抗生素。同时,治疗原发病、增强免疫力等综合性治疗手段同样重要。


生物学特性


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是一种专性需氧的非发酵型革兰氏阴性极生多鞭毛杆菌。在血平板上,菌落呈针尖状,直径0.5mm至1mm,隆起,有强烈氨味,无溶血。在营养琼脂上,菌落呈灰黄色或无色。其具有还原盐为亚盐、氧化酶阴性、强解脂性、DNase 阳性以及水解明胶和七叶苷等特性。在氧化发酵试验中,它可能产酸缓慢或不产酸,但能分解麦芽糖。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