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5-01-29 16:4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9分钟前
肇事逃逸犯罪的判定需紧紧围绕三个重要标准进行:首先,必须存在交通事故并对他人生命及重大财产产生实质影响。
其次,行为人须意识到事故发生而选择逃避。
此处之"明知",以实际情况及当事人行为为准。
最后,逃脱目的应明确指向规避法律责任。
若行为人为援救伤员或其他正当缘由离场,且事后自首,往往非视为逃逸处理。
司法实践中,更会结合事故严重性、当事人过失程度以及逃逸行为后续表现等多方面因素进行考量。
需要强调的是,判定逃逸行为应有充足证据支撑,避免人为臆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