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进行债权债务清理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5-01-30 22:03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5-01-30 22:15

债权债务清理是确保财务健康与风险管理的关键步骤。本次清理工作以单位为主体,由区级领导小组监督推动,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阶段一:宣传发动与调查摸底(2024年1月1日-1月28日)
- 各单位需重视清理工作,召开动员大会,广泛宣传要求,发放催还通知书并收集回执。
- 对暂付(借出)及暂收(借入)款项进行调查,如实填报行政事业单位债权债务清理一览表,确保信息准确无误,并于2024年1月28日前提交至区债权债务清理工作办公室。

阶段二:核实与清收清理(2024年2月10日-5月30日)
- 区级领导小组核查清理情况,债权债务单位负责清理2024年12月31日以前的债务,所有清收资金上缴区财政局专用账户。
- 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通报清收进展,督促工作成效。

阶段三:处理债权清收遗留问题(2024年6月1日-7月30日)
- 单位梳理遗留问题,分类提出处理意见,包括死账、呆账、能清未清及应司法程序的处理。
- 对清收遗留问题进行全面处理。

债权债务清理的原则:
1. 单位职工个人借欠应在2024年5月底前还清,未清者从工资扣还。
2. 种植、养殖借款无法收回的需查明原因,分清责任,按帐销案存原则报批核销,并备案。
3. 周转金借款无法一次性收回的,需查明原因,确定处理办法,报领导小组研究。
4. 基建工程挂账应查明现状,进行结算或说明原因,报领导小组研究处理。
5. 外投资形成的挂账,需查明投资详情,清收无法清收的需上报处理意见并审批。
6. 对预算外资金收支挂账,按照相关规定处理。

债权债务清理旨在确保财务透明与合规性,促进单位财务健康。通过上述步骤与原则的实施,将有助于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提高财务管理效率。

热心网友 时间:2025-01-30 22:16

债权债务清理是确保财务健康与风险管理的关键步骤。本次清理工作以单位为主体,由区级领导小组监督推动,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阶段一:宣传发动与调查摸底(2024年1月1日-1月28日)
- 各单位需重视清理工作,召开动员大会,广泛宣传要求,发放催还通知书并收集回执。
- 对暂付(借出)及暂收(借入)款项进行调查,如实填报行政事业单位债权债务清理一览表,确保信息准确无误,并于2024年1月28日前提交至区债权债务清理工作办公室。

阶段二:核实与清收清理(2024年2月10日-5月30日)
- 区级领导小组核查清理情况,债权债务单位负责清理2024年12月31日以前的债务,所有清收资金上缴区财政局专用账户。
- 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通报清收进展,督促工作成效。

阶段三:处理债权清收遗留问题(2024年6月1日-7月30日)
- 单位梳理遗留问题,分类提出处理意见,包括死账、呆账、能清未清及应司法程序的处理。
- 对清收遗留问题进行全面处理。

债权债务清理的原则:
1. 单位职工个人借欠应在2024年5月底前还清,未清者从工资扣还。
2. 种植、养殖借款无法收回的需查明原因,分清责任,按帐销案存原则报批核销,并备案。
3. 周转金借款无法一次性收回的,需查明原因,确定处理办法,报领导小组研究。
4. 基建工程挂账应查明现状,进行结算或说明原因,报领导小组研究处理。
5. 外投资形成的挂账,需查明投资详情,清收无法清收的需上报处理意见并审批。
6. 对预算外资金收支挂账,按照相关规定处理。

债权债务清理旨在确保财务透明与合规性,促进单位财务健康。通过上述步骤与原则的实施,将有助于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提高财务管理效率。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