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记忆深处的钟声乐章
在我小学和初中的年代,铁铸的钟声犹如生活的交响乐,是学校与时间的默契象征,它与《地道战》中的报信钟鸣同出一辙,悬挂在古树之颠,以铁锤与钟罩的默契对话,奏响“铛-铛”的乐章。
虽然钟声的旋律单一,但每一记敲击都蕴含丰富的信息。预备钟,那连敲四下,短暂停顿,再重复的“铛铛铛铛、铛铛铛铛”,就像是无声的号角,提醒着师生们十五分钟后的课堂之约;上课钟,三声之后的短暂休憩,再三声,如同命令般准时,“铛铛铛、铛铛铛”,伴随着孩子们奔跑的脚步和老师的行色匆匆。
最令人期待的,莫过于那清脆的“铛--铛--铛”,下课钟的间歇响起,宣告着课间的欢愉或放学的喜悦,老师的结束语与孩子们的欢呼交织成一幅生动的画面。
敲钟,曾是一种荣耀,掌管着数百学子与教师的日程,从老师的独奏,到学生轮流执掌,四年级的同学们有幸成为这历史的接力者。他们佩戴着学校的特别奖赏——电子表,确保每一刻的精准,那份被选中的自豪感,甚至让他们在钟声中玩味起对学科的小小调皮。
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钟声逐渐被电铃与多媒体铃声取代,那熟悉的“铛铛铛”已渐行渐远。如今,铁钟已成为过去的印记,但它的声音在我心中回荡,提醒着那个时代独特的校园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