鲥鱼食疗作用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5-01-27 09:26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5-01-27 09:21

鲥鱼,又名瘟鱼、三黎,分布广泛,包括我国沿海及长江、钱塘江、珠江等水系。


其肉质甘美、性平和,主要归脾、胃经,具备补益虚劳、强壮身体、温中益气、暖中补虚、开胃醒脾、清热解毒、疗疮等功效。


鲥鱼肉嫩、味道鲜美,鳞下多脂,是名贵的食用鱼类,尤其是江南地区餐桌上的珍品。


鲥鱼的食用方式多样,其中蒸食最为常见,特别是连鳞蒸食,能更好地保留其原味。


蒸熟后,鲥鱼的油脂流下,将其涂于火烫伤处,能发挥显著的疗效。


根据《本草纲目》记载,鲥鱼的肉甘平无毒,能补虚劳,而蒸出的油脂,如以瓶盛埋土中取用,治疗烫火伤效果极佳。


《日用本草》建议食用鲥鱼时不宜煎熬,而以五味调味,搭配竹笋、荻芽,连鳞蒸食,更能凸显其美味。


《随息居饮食谱》指出,鲥鱼甘温,开胃润脏,适用于补虚之用。


扩展资料

鲥鱼(学名:Tenualosa reevesii)俗称迟鱼,属辐鳍鱼纲鲱形目、鲱科、鲥属。为中国珍稀名贵经济鱼类,鲥鱼与河豚、刀鱼齐名,素称长江三鲜。“鲥鱼产于长江下游,以当涂至采石一带横江鲥鱼最佳美,素誉为江南水中珍品,古为纳贡之物。然而而近年来,长江水生物种频频告急,继扬子鳄、中华鲟、白鱀豚、胭脂鱼之后,长江鲥鱼又发生危机。1988年鲥鱼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第一级的保护物种。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