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NTC热敏电阻的B值是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的热敏指数,它被定义为两个温度下零功率电阻值的自然对数之差与两个温度倒数之差的比值。【 网.土止 → pt100.date 】
RT1--温度为T1时的零功率电阻
RT2--温度为T2时的零功率电阻值
T1=2731.5k +( T1℃)
T2=2731.5k+ (T2℃)
除非特别指出,B值是由25℃(298.15K)和50℃(323.15K)的零功率电阻值计算而得到的,B值在工作温度范围内并不是一个严格的常数。
对于常用的 NTC 热敏电阻, B 值范围一般在 2000K ~ 6000K 之间。
热心网友
B值是热敏电阻的材料常数,或叫热敏指数。
它是经验公式中的一个补偿量,在一定范围内反映了热敏电阻的阻值对温度的敏感性,一般在2000K~6000K之间。
B值越大,同样的温度下,电阻越小。
热心网友
B值是热敏电阻器的材料常数,即热敏电阻器的芯片(一种半导体陶瓷)在经过高温烧结后,形成具有一定电阻率的材料,每种配方和烧结温度下只有一个B值,所以种之为材料常数。
B值可以通过测量在25摄氏度和50摄氏度(或85摄氏度)时的电阻值后进行计算。B值与产品电阻温度系数正相关,也就是说B值越大,其电阻温度系数也就越大。
温度系数就是指温度每升高1度,电阻值的变化率。采用以下公式可以将B值换算成电阻温度系数:
电阻温度系数=B值/T^2 (T为要换算的点绝对温度值)
NTC热敏电阻器的B值一般在2000K-6000K之间,不能简单地说B值是越大越好还是越小越好,要看你用在什么地方。一般来说,作为温度测量、温度补偿以及抑制浪涌电阻用的产品,同样条件下是B值大点好。因为随着温度的变化,B值大的产品其电阻值变化更大,也就是说更灵敏。
以上就是按我自己的理解所做的回答,我是做这个的,如果你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加我为好友,或给我发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