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6小时前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5小时前
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源于15世纪末至17世纪下半叶,理论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这一时期,真正的政治经济学诞生,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与发展,逐步形成。早期的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代表,如法国的重农学派,虽然将研究对象扩展至农业生产,但其视野局限。亚当-斯密首次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全面考察,将其研究对象扩展至整个生产领域,并建立起完整的政治经济学体系。19世纪30年代,随着资本主义发展,阶级矛盾日益尖锐,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应运而生。
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产生于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其代表人物包括法国经济学家萨伊、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以及后来的詹姆斯·穆勒和麦克库洛赫。这一时期,古典经济学仍占主导地位,庸俗经济学以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的追随者身份出现,对古典政治经济学进行注释与通俗化。在这一过程中,庸俗经济学分离并发挥了古典经济学中的庸俗成分,形成了系统的庸俗经济学。
1936年,凯恩斯提出了解释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大规模失业的有效需求原理,主张国家干预经济,对新古典经济学发起攻击,成为近代与当代庸俗经济学的分水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凯恩斯主义流行使得西方经济学体系内部矛盾加剧,资产阶级理论体系内部产生了干预、反干预以及由此带来的各种矛盾和不调和之处。反对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学派,尽管理论与各有不同,但都基于新自由主义,主张全盘私有化,反对公有制,迷信市场的自发调节作用。20世纪80年代以后,基于新自由主义的理论与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
近代庸俗经济学在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30年代期间发展,这一时期出现了两次大综合,分别是约翰·斯图亚特·穆勒的经济学说和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的经济学说。穆勒的著作《政治经济学原理及其在社会哲学中的若干应用》曾经在几十年间成为西方最流行、最权威的教科书和理论读物。约翰·斯图亚特·穆勒受到社会主义思潮影响,同情无产阶级,但其经济学体系是19世纪中期以前多种经济学说的混合物,形成了毫无生气的折中主义。进入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世界进入帝国主义与无产阶级时代,资本主义制度的矛盾扩大与深化,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对立加剧,工人运动蓬勃发展。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特别是《资本论》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客观规律与无产阶级的道路。这一时期,庸俗经济学的任务转向反对马克思主义。
19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英国学派、奥地利学派和洛桑学派分别建立,它们放弃了斯密与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提出了边际效用价值论以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抗衡。19世纪90年代,以马歇尔和瓦尔拉斯为代表的新古典学派将边际效用价值论与其他资产阶级经济学理论综合,形成一个折中的理论体系。自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以马歇尔和瓦尔拉斯为代表的新古典学派在资产阶级经济学界广泛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