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的内容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6小时前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5小时前

19世纪30年代以后,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开始兴起,它不再研究经济现象的内在联系,而是提出了边际效用价值论,以描述经济表面现象的外在联系,赋予学究气味。这种学说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视为符合人性、自然的生产方式,并宣称它是永恒真理。


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的出现是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反叛与批判。古典政治经济学代表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社会进步的主张,而庸俗政治经济学则站在反对工人阶级、为资本主义辩护的立场。前者深入分析资本主义本质和规律,而后者则掩盖本质,美化剥削现象。


西尼尔的“节欲论”、约翰·穆勒的经济学说和巴师夏的经济学说,都属于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的范畴。它们强调现象掩盖本质,美化剥削,并将分配规律与生产规律割裂开来,将商品分为三类,强调经济和谐,否认工资与利润的对立,将资本与劳动的关系简化为相互交换的两种服务。


历史学派是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的一个流派,具有与英法庸俗政治经济学不同的特点。德国历史学派强调国家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极力宣扬将封建制度及其残余理想化,并带有明显的沙文主义色彩。他们认为不存在政治经济学,只存在国民经济学,力图证明政治经济学应当探讨的是本民族经济发展的条件。


历史学派的内容包括李斯特的生产力理论和生产发展阶段学说。李斯特认为,为了培育德国的生产力,应忍受暂时的牺牲,并提出了德国处于第四阶段,应保护关税,以过度到第五阶段,同英国争霸,向世界扩张的主张。历史学派采纳了李斯特的理论,强调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是各民族经济发展的特殊道路,反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世界主义”,主张根据经济发展的公式进行研究。


美国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与德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在反对自由贸易原则的斗争中进行了长达一个世纪的斗争。凯里作为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中的阶级利益调和论创始人,认为商品价值并非由生产费用决定,而是由再生产费用决定。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工人的工资不仅绝对增加,而且相对增加。


扩展资料

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简称“庸俗政治经济学”或“庸俗经济学”。它是只描述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表面现象的资产阶级经济理论体系。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是法国的萨伊和英国的马尔萨斯。这种经济学流派有很多,其实质是将古典经济学理论庸俗化,否定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