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神话月下老人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3小时前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3小时前

月老,别名柴道煌,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人,民间又称月下老人、月下老儿,是中国民间传说中主管婚姻的红喜神,也就是媒神,是天庭的一位上仙。
月老在我们的历史记载中,第一次现身,是在唐朝,小说家李复言的小说集《续玄怪录》的《定婚店》中出现。
唐朝时,在今天的西安,有个叫韦固的书生去访友,途中借宿客栈。
同住客栈的张姓客人,听说他还没有娶妻,兴冲冲说要给他做媒,要把原清河太守潘昉的女儿介绍给他,
两人约定第二天早晨在龙兴寺门前碰头,告诉他女方的回音。
韦固当时太想结婚了,第二天一大早,天还没亮,就匆匆起床赶往龙兴寺,
张姓客人还没有到,倒见一须发银白的老翁坐在台阶上,倚着布袋对月翻书。
他过去想搭个讪,看看老者在看什么书,却一字不识,
便问老翁:“小生熟读经书,怎么一字不识?”
老人笑笑:“此非人间凡书,乃幽冥之书,你如何识得?上面所载,是天下男女匹配的婚牍。”
韦固问:“幽冥之人,怎会在此?”
老人说:“并不是我不当来,却是你出门太早,遇上了我。幽冥界的官吏,都各主管着人间的事,当然要常来人间了。
韦固将信将疑,又问布袋里装的什么东西。
老翁道:“是为红线,用来系夫妻两人的脚,一男一女降生时就已拴住了,以后即使仇敌之家、悬殊、丑美不等、相隔万里,也必成夫妻。”
韦固益发惊奇,再问:“小生的妻子应是哪位千金?”
老翁翻了翻书说:“宋城南店北面卖菜陈婆的女儿便是,今年才三岁,十六岁时与你结为连理。
至于今天给你介绍的潘昉之女,与你无缘。”
韦固说:“可否得见未来的娘子?”
老翁领着他进入一个菜市场,看到有个瞎了一只眼的妇人,抱着个小女孩蹒跚而来。
其指着小女孩说:“这就是你的娘子。”
韦固生气地说:“若我知书达理之人,岂能娶乡野老婆子家的粗俗女儿,不如杀了她吧。”
老翁哈哈大笑:“已是赤绳系足的了,岂可逆转?”言毕飘然而去。韦固哪里肯信?令仆人杀了小女孩,仆人胆小,只刺破了小女孩的眉间,拔腿逃之夭夭。
以后年复一年,虽有好事之人为韦固提亲说媒,却都未成功。
他也真单身了这么多年。
转眼十多年过去了,韦固家未成而业已有,在相州刺史王泰手下当了参军官。
他的上级领导王泰欣赏他才学过人,将女儿许配给了他,择定黄道吉日拜堂成亲。
婚后发现,新娘貌美如花,韦固满意非常,夫妻相敬如宾。
但新娘眉目间总贴着一朵彩色纸花,晚上睡觉时也不取下,沐浴后还要重新贴上。
韦固忍不住询问原由。新娘子告诉他:小时候被歹徒刺伤,贴纸花以掩饰伤疤。韦固暗暗吃惊,再问妻子身世,王氏如实道来:她襁褓中时父母双亡,跟着靠卖菜为生的奶妈艰难生活。
后来奶妈打听得她的叔叔王泰当了刺史,便送与王泰收养。
王泰当作亲生女儿一般对待,抚养至十六岁时把她嫁给韦固。
听完妻子叙说,韦固大为诧异,想起了当年龙兴寺前遇见老翁对月翻书事。
原来此时的妻子,就是当年月老老人告诉他的女子!
逢人便津津乐道这桩奇遇,远近皆知。
宋城的县宰知道这件事后,把当初韦固和月老相遇的那间客栈,定名为“定婚店”。
牵红线的老人,从此称为“月下老人”。
他手中的幽冥之书,就是姻缘簿。
他的神祠、塑像便在各地兴建起来,天下男女前往参拜,为自己求一段好姻缘。
其中中国第一家月老祠,就在韦固和月老相遇的地方,月老的故乡——
宋州宋城,今天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商丘古城内。
在这个月老祠中,不仅供奉有月老,还有一幕幕韦固和月老故事的重现,
每到庙会期间,月老祠前来游玩的年轻男女络绎不绝,手拿祈愿条在月老祠中不断进进出出。
向世人揭示了"红绳牵就千里缘 婚牍配成百年姻"的传说。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