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5小时前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5小时前
继双减后,教育部在四月底发布了义务教育国家课标,这是十一年来首次更新的课标,对于未来十年的义务教育方向至关重要。
教育领域迎来变革,从单纯的知识考查转变为培养核心素养、综合能力。新课标首次引入“学业质量标准”体系,构建各学段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水平与课程内容的有序进阶要求。这标志着教学方式、考试评价方式将从“知识考查”转向“核心素养、综合能力考查”。教育理念、方法、工具都将随之变化,家长们需关注教育问题和挑战,为孩子的学业评价和升学做好准备。
新课标强调探究学习和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将其作为义务教育的基本要求。创新素养具体体现在探究调研、查阅资料、设计方案、原型制作、协作沟通、测试迭代、总结反思等实践环节,涵盖科学、信息科技、语文、数学等多个学科。这一变化令人惊讶且兴奋,为发展科创教育指明方向,使探究学习和综合能力培养成为可能。
编程教育与STEM教育旨在培养创新素养,但侧重点不同。编程教育注重科技、技术知识和思维能力,STEM教育强调跨学科知识融合与综合思维能力。而创新素养培养则更加复杂,需要多学科知识综合运用、结合科学、工程、数学思维,更重要的是探究学习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创新素养评价考核方式包括参加科创大赛和融入所有学科的学业水平考试。科创大赛虽不直接作为升学依据,但经历可录入“综合素质评价”;中考则直接影响学生考试成绩和升学前景,命题要求设计便于探究和实践的任务,考查学生分析、整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家长应理解并紧跟课标指引,从关注孩子知识掌握转移到关注问题解决、信息获取、思考、协作沟通等核心能力的培养。通过课外活动规划探究性学习内容和项目,持续培养分析与创造力、学习思考、团队合作、全球视野、沟通表达等核心能力。培养创新素养不仅能提升孩子学业成绩,更能培养其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问题解决者和终身学习者,适应未来社会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