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11小时前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11小时前
【教材简析】本课讲述的是司马光小时候的故事。在花园中玩耍时,一个小朋友不慎掉入大水缸中,司马光临危不乱,利用大石头砸破水缸,成功救出小伙伴。此故事富含教育意义,通过朗读,能体会在面对困难时,应保持冷静,运用智慧解决问题。
【导学目标】
1. 认识“司、假”等13个生字,掌握“别、到”等6个生字的书写。
2. 细致观察课文插图中的角色表情、动作与神态。
【能力素养点】
1. 理解课文内容,领悟面对困境保持冷静与智慧的重要性。
2. 正确、流畅有情感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体会司马光的勇敢与机智。
【导学重难点】
1. 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 认识本课生字、新词,观察插图中人物的动态、表情与神态。
【导学设计理念】重点在于教授生字、新词,引导学生观察插图,设计时注重这部分内容。在识字环节,通过读文并记认生字,运用色彩化方式强化生字整体感知,通过自主识字、小组合作交流识字方法,发现汉字规律,采用问答与对唱方式巩固生字。朗读课文时,教师示范,学生整体感知后尝试朗读,小组间评价,着重感受司马光不同表现的词语。通过收集司马光的故事培养收集资料能力,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导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了解人物
1. 引导:同学们,九百年前,北宋时期,有一位历史学家,名叫司马光。这篇课文讲述的就是他的童年故事。
二、借助图画,初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1. 自主轻声读课文,标画生字新词。
2. 出示生字卡片,集体认读。
3. 看图,理解图意与内容。
三、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 指名读文,确认段落数。
2. 学习第一段,理解“古时候”的含义。
3. 学习第二段,了解水缸位置与特点。
4. 学习第三段,体会故事发展的紧迫性。
5. 学习第四段,重点分析司马光的行为与方法。
6. 学习第五段,讨论其他小朋友与司马光的差异。
7. 学习第六段,朗读并总结故事意义。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课文
1. 练习背诵课文。
2. 同伴间相互评议。
二、学习生字、新词,练习书写
1. 认识“我会认”的生字。
2. 小组讨论记忆方法。
3. 学生分享学习经验。
4. 认读生字,进行游戏。
5. 学习“我会写”的生字,指导书写。
三、课堂练习
1. 组词练习。
2. 扩词练习。
四、课堂总结
总结课文内容与学习收获,引导思考紧急情况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