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小时前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小时前
唐长安城的面积达83.1平方公里,整体布局呈中轴对称,由外郭城、宫城和皇城组成,城内街道纵横,划分出110座里坊。长安城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9721米,南北宽8652米。城墙高5米多,宽约12米,四面设有城墙。目前,城墙和城壕大多被毁,仅在北面玄武门和南面安华门附近保留部分残垣。
长安城共有十二座城门,南面正中为明德门,东西分别为启夏门和安化门;东面正中为春明门,南北分别为延兴门和通化门;西面正中为金光门,南北分别为延平门和开远门;北面的中段和东段分别与宫城北墙和大明宫南墙重合,西段中为景耀门,东西分别为芳林门和光化门。明德门有五个门道,其余城门均为三个门道。明德门址宽55.5米,南北长17.5米,每个门道宽5米,朱雀大街宽达150米至155米。其他主要大街宽度普遍在35米至65米之间,顺城街宽20米到25米。
宫城位于郭城北部正中,平面为长方形,东西长2820米,南北宽1492米。城四周有围墙,南面正中开承天门,东西分别是延喜门和安福门,北墙中部开玄武门。宫城分为三部分,正中为太极宫,东侧是东宫,西侧是掖庭宫。今天,西安城内西五台和北城外自强西路北侧铁路中学内的土岗被认为是大兴宫城遗址的一部分。
皇城位于宫城以南,平面也为长方形,东西与宫城等长,南北宽1843米。城北与宫城城墙之间有一条横街相隔,其余三面辟有五门:南面三门,中为朱雀门,两侧为安上门和含光门;东西面各一,分别为景风门和顺义门。朱雀门是正门,向南经朱雀大街与外郭城的明德门相通,向北与宫城的承天门相对,构成了全城的南北中轴线。城内有东西向街道7条,南北向5条,道路之间分布着官署和太庙、社稷等祭祀建筑。
大明宫位于太极宫东北方的龙首原高地上,相对,俯瞰整座长安城。大明宫建于贞观八年,从唐高宗开始的历代皇帝在此居住和处理朝政。大明宫为中轴对称格局,前部由丹凤门、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等组成前朝的南北中轴线,后部以太液池为中心组成内庭,分布着麟德殿、三清殿、大福殿、清思殿等数十座殿宇楼阁。大明宫东西宽1.5公里,南北长2.5公里,面积约3.2平方公里,是“三大内”中最大的一座。
兴庆宫位于外郭城东部,是唐玄宗早年任临淄王时的藩邸,后改名为兴庆宫。兴庆宫于开元二年扩建,合并周围的邸宅和寺院,在十六年竣工,称为“南内”。兴庆宫南北长1250米,东西宽1075米,规模在“三大内”中最小。兴庆宫具有离宫的性质,南部主要是龙池,周边有勤政务本楼、花萼相辉楼、沉香亭等亭台楼阁。唐末兴庆宫毁于战火,1958年遗址改造为公园。
长安城内遍布佛寺和道观,如总持寺、庄严寺、兴善寺、玄都观等。东市和西市是唐长安城的经济活动中心和全国工商业贸易中心,也是中外各国进行经济交流活动的重要场所。东市靠近三大内,多上等奢侈品,西市则以日常生活品为主。两市都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并实行封闭式的集中交易,设有四面有墙、开设市门的较为封闭的场所。里坊是长安城内住宅的分布区,布局结构严密整齐,犹如一个个方块形的居住小区。整个城市以宫城、皇城、朱雀门街为正中,东西两侧里坊两两对称,排列整齐。白居易的诗句“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形象地描述了长安城的布局。
长安城的街道宽窄不一,排列在街道两侧的里坊大小不等。宫城两侧里坊大致东西宽955米,南北长588米;皇城两侧里坊大致东西宽955米,南北长808米。整个城市以宫城、皇城、朱雀门街为正中,东西两侧里坊不仅两两对称,而且排列整齐。里坊的布局和结构紧密而整齐,犹如一个个方块形的居住小区。长安城内的里坊是由外郭城中的东西向十四条大街、南北向十一条大街交叉分割而成,隋文帝初建大兴城时将此棋盘式网格区域定名为“坊”,炀帝时改称“里”,唐时又称“坊”。随着都城建设的发展,长安城里坊之数前后有变化,大的增减变化大致有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