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蜺意思和来源是什么

发布网友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在《梁书·王筠传》中记载着一个有趣的故事。沉约创作了一篇名为《郊居赋》的作品,耗时良久才初具规模,但仍未完成。在创作过程中,沉约邀请了王筠审阅草稿。当王筠读到“雌霓连蜷”这一句时,沉约兴奋地拍手称赞:“我曾担心别人会误读为霓。”这段记载说明了“霓”字的读音与“蜺”相似,容易被误读。

“霓”在古代文献中通常指彩虹的一种。而“蜺”字在古代较少见,但在特定语境下,它被用来指代彩虹,以强调其正确的读音。因此,后来人们便用“读蜺”来形容那些能够辨识和纠正他人读音错误的人,特别是指那些擅长音韵学的学者。

黄滔在《上侯博士圭启》中也有提及“读蜺”一词。他写道:“伏惟博士曲降恩知,俯回奖録,不置盖瓯之地,爰兴读蜺之言。”这里,黄滔将博士比作能够纠正读音错误的学者,表达出对博士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由此可以看出,“读蜺”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词语,它蕴含着对音韵学知识的尊重和对能够准确发音、纠正他人错误的人的崇敬之情。这一词语也成为了后世评价音韵学造诣深厚、善于纠正读音错误的雅称。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