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请到揭阳过大年 | 今年揭阳古城何以“出圈”?

2025-02-05 来源:筏尚旅游网

在中山街、思贤路看百年骑楼,游览城隍庙、揭阳学宫……

这个春节假期,全国各地游客涌进榕城,揭阳古城景区周边随处可见外地牌照车辆。

2025年的春节,揭阳古城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姿态“出圈”。这座位于粤东的千年古城,作为潮汕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揭阳古城今年何以“出圈”?

游客漫步揭阳古城。

非遗民俗魅力绽放

舞狮、英歌舞、舞龙震撼表演带来“人气”。今年春节,“英歌舞”“小狮女”等非遗文化登上春晚。随后,一大波游客来到揭阳古城,感受地道的非遗民俗活动。

舞狮表演。阿锐 摄

自农历正月初一起,“龙狮献瑞贺新春,英歌起舞耀古城”——2025年揭阳市特色民俗巡演活动在揭阳古城精彩上演,英歌舞、青狮表演等民俗文化活动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正月初六的特色表演,更是吸引了大量游客驻足观看,他们通过社交媒体迅速传播,成为全网热议的话题,表演现场人山人海、场面震撼。

潮剧戏曲经典重现

揭阳有“小戏之乡”的美誉,潮剧一直是揭阳古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年春节,揭阳古城邀请了广东省百花潮剧院、广东华艺潮剧院等团队以及多位潮剧名家,在城隍庙门前的戏台上演《杜十娘》《春草闯堂》等多部经典剧目。

潮剧。

悠扬的唱腔、精美的服饰、动人的故事,让观众沉浸在潮剧的艺术魅力中。许多外地游客表示,这是他们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潮剧,没想到传统文化竟然如此迷人。

在2月1日—2月8日,“揭阳市首届潮剧文旅生活周”还以丁府(丁日昌纪念馆)为主会场,进行经典潮剧折子戏、潮州音乐展示展演,并在城隍庙前和关帝庙的戏台进行潮剧和铁枝木偶戏的表演。

古建筑上演光影秀

揭阳古城有着悠久的历史,城内保存着进贤门、城隍庙、揭阳学宫、雷神庙等大量的历史遗迹和文化景观,每逢夜幕低垂,华灯初上,漫步揭阳古城,大街小巷挂着流光溢彩的彩灯,交相辉映,古城被装点得如梦如幻。

今年春节,揭阳古城通过亮化工程,让古建筑在灯光的映衬下,以夜为幕,木雕、灰塑、嵌瓷在灯光中细致勾勒,潮汕特色建筑细节一一展现。

进贤门夜景。

此外,中山路骑楼群增加180米长的灯光秀,通过灯光展示青狮文化、揭阳古城特色建筑,增加游客观赏景点,提升古城夜间景观吸引力,提升夜间游客活跃度。

揭阳古城中的双峰寺,也是古城夜景的必看之处。作为潮汕三大古寺之一,双峰寺建筑气势恢宏,雕梁画栋,每当灯光开启,游人如织。除夕夜,该寺还举行祈福揭阳活动,众人齐聚一堂,点亮祈福之灯,敲响新年的幸福钟声。

双峰寺夜景。

新业态吸引新关注

去年,揭阳古城迎来了历史性的时刻,随着古城东入口及核心区建设工程(三期)的围蔽施工,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开启了自揭阳建市以来的最大规模建筑修缮之旅。

今年春节,经过数月的精心施工,揭阳古城思贤路、中山街两旁多处历史骑楼建筑已露出修缮后的崭新面貌,百年商号文字重现,“美东商店”“利华镜器”“庄益安医局”等隐藏的商号文字逐渐浮出水面,向游客展现揭阳古城的时代变迁与发展,游客纷纷停下脚步“打卡”拍照。

骑楼还原了商号文字,装扮一新。

除了建筑文化的展示,揭阳古城今年还结合一系列创新的文创商店、特色美食吸引了大量年轻游客的关注。

这些骑楼建筑也引进多样业态,手工非遗展馆、红桃粿文创店、舞狮非遗展厅、“地都·梨好”特产店……新业态赋予了老建筑新的生命力,当地的居民感慨仿佛又回到几十年前,思贤路、中山街熙熙攘攘的光景。游客们可以在这里购买到精美的潮绣、木雕、陶瓷等手工艺品,还可以购买到物美价廉的冰箱贴、明信片等伴手礼,甚至还可以通过互动式的体验,更深地了解这座古城。

骑楼群的特色小店。

实际上,揭阳古城的“出圈”,离不开社交媒体的推动。特别是今年春节,揭阳古城以短视频、直播等形式频频亮相,实现将“网端流量”转化为“游客流量”。2025年春节,揭阳古城以其独特的潮汕文化、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创新的节庆活动,成功“出圈”。相信在未来,揭阳古城将继续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探访,成为潮汕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

游客将揭阳古城的游历发布在社交媒体。

来源:南方+ 文/图:唐楚生 张冰纯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