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金昌市的大街小巷处处张灯结彩,年味儿愈发浓郁,文旅活动丰富多彩,旅游市场热度不断飙升,宛如被新春的欢乐点燃,一片 “热辣滚烫”。
2024年冬至日,永昌县金川西村举办“御山峡冰雪城启动仪式”,正式开启金昌乡村滑雪季。尽管滑雪场赛道尚未完全开放,但金川西村“民宿+冰雪+旅游”乡村冬季游模式已经吸引众多周边游客前来打卡游玩。永昌南坝滑雪场新开辟的野雪道和公园道,吸引众多滑雪爱好者前来探险和挑战,滑雪者们身着彩色服装、手执雪杖、脚踩雪板在雪道上飞驰,上演着冰雪芭蕾的“速度与激情”。南坝滑雪场抖音直播间粉丝不断增长,消费市场的火爆,正是金昌市文旅产业蓬勃发展的生动写照。
2024年,是进击之年,亦是变革之年。金昌市聚焦发展全域旅游核心目标,围绕永昌历史文化体验轴、金川科普研学体验轴,创新开发“骊靬文化、镍钴工业、火星基地、御山圣容、紫金花海、金川恐龙”六大优势资源,以新场景、新玩法、新业态不断“解锁”别样山河,从“夏季首选”向“四季可游”,从旅游到旅居,将“流量”变“留量”,让“人气”转化成“财气”,全力推动文旅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持续做大做强“中国镍都·文明金昌”文旅品牌。
如今,金昌旅游产业正蓬勃发展、势头强劲,文旅消费市场“热力十足”,发展溢出效应持续扩大。
2024年,预计全市接待旅游人数1149.38万人次,初测旅游花费67.77亿元,同比增长33.67%和39.44%。成绩单背后,是全市文旅系统砥砺前行、担当实干,围绕资源、客源、服务“三大要素”,逐步完善现代旅游业体系,推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干之举。
文旅市场强劲复苏、“出圈”出彩
一业兴,百业旺。在文旅深度融合的推动下,金昌市旅游业持续强劲复苏,并且实现优势转变、扩容升级。大自然赐予的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与城市发展积淀的人文资源,为文旅业集聚新人气、布局新发展、澎湃新动能提供了坚实支撑。
变“节”为“季”聚人气。过去一年,“诗意甘肃·丝路长风三千里——逐梦镍都·金昌诗会”精彩纷呈;“一人参赛、全家旅游”的“穿越火星·遇见金昌”金昌市第二届未来越野汽摩旅游嘉年华活动礼赞盛世;“风华共赏·情满镍都”迎中秋大型无人机惠民展演活动点亮金昌;“四月八”民俗文化节、“5·19中国旅游日”活动精彩不断;金昌市第七届“薰衣草之约”集体婚礼如约而至;2024年“诗意甘肃·书香金昌”诗词大赛浸润镍都;“繁花竞争妍 共祝祖国好”金昌市优秀群众文艺团队集中展演暨百团汇演活动盛景同欢;“镍都之光”系列展演活动华彩绽放;“火星1号基地”超级火星音乐节和篝火晚会成为海内外来金游客寻梦诗和远方的绝佳旅游目的地……众多活动,拉长旅游周期,以传统文化为主线,唱响了“中国镍都·文明金昌”四季狂欢盛宴的前奏,持续释放“旅游兴、百业旺”的综合带动效应。
多彩业态聚财气。去年4月,麻辣烫“带火”天水旅游,金昌携“永昌十八子”美食和“火星娃”赴天水宣传金昌旅游,“永昌十八子”“火星娃”火爆出圈。在过去的一年里,金昌市围绕传统美食——“永昌十八子”,策划推出“永昌十八子”美食节,赏花海、看长城、走卍字灯、品十八子等系列活动,大力推介金昌旅游资源,抖音直播参与人次、流量呈现增长态势。为让游客更直观感受金昌“烟火气”,依托紫金苑景区夜市、文化街、青泰广场和“镍都之光”系列等展演活动,精心打造“夜游”“夜演”“夜娱”“夜食”等多元业态,增加消费场景,增添城市“烟火气”,点亮“夜经济”,释放消费潜力。活动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网络达人来金昌逛花海、看长城、品美食、看表演、购特产。
过去的一年,金昌加大品牌创建力度,以活动牵引、以文化赋能、以旅游带动,布局“文旅+”配套系列活动,举办特色文旅活动160余项,全市文旅市场强劲复苏,特色文化旅游活动频频“出圈”出彩。2024年国庆长假期间,金昌市共接待旅游人数85.04万人次,同比增长49.38%;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3248.55万元,同比增长61.47%,活动流量变为经济增量正成为一种趋势。
文旅产业加快步伐、优势转变
文旅产业是朝阳产业、动力产业、绿色产业、富民产业,具有“一业兴、百业旺”的乘数效应、“牵一发而动全局”的功能作用。金昌市先后出台《关于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金昌市支持文化和旅游融合高质量发展奖励办法》等政策文件,从政策层面保障文旅产业发展,进一步加速了文旅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的转变。
一是文旅项目进展顺利。实施金昌宾馆等重点项目7个,完成投资2.48亿元,投资完成率100%。推动乡村旅游发展,金川区双湾镇营盘村顺利通过全省文旅振兴乡村样板村创建验收。向上争取资金2039万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18亿元,均超额完成全年目标。 二是文旅业态不断完善。依托紫金苑景区夜市、文化街、青泰广场,精心打造“夜游”“夜演”“夜娱”“夜食”等多元消费业态,城市烟火味更浓。实施“旅游后备箱”工程,通过出台培育方案,举办文创大赛等,培育了一批具有研发、生产、销售能力的文创企业。
在发展活跃冰雪游、乡村游、研学游、红色游、工业游等业态方面,开展冰雪旅游活动,持续释放“冰雪经济”增长潜力;“镍都之光”“花海音乐会”等活动定期开展,为市民游客带来别样视听感受;迎中秋无人机惠民展演、第二届未来越野汽摩旅游嘉年华等特色活动,为金昌带来一定的流量热度,有效激发了市场消费活力。根据时节不同,金昌市还推出了“历史文化穿越之旅”“镍都探奇研学自驾游”“红色文化研学游”“生态南坝冰雪游”“金川冬韵冰雪游”等精品线路30余条,8条精品线路入选甘肃省2024年冬春季乡村旅游线路。
过去一年,金昌在文旅建设上屡获殊荣。“火星1号基地”旅游景区被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实现了“十四五”以来金昌市在4A级景区创建方面零的突破。金昌市博物馆成功创评国家3A级旅游景区,实现从单一文博场馆向旅游目的地转型发展。金川区双湾镇营盘村成功创建省级文旅振兴乡村样板村。培育了一批具有研发、生产、销售能力的文创企业,推出特色文创产品和旅游商品40余种,获2024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铜奖1个,金昌星辰宇宙公司荣获全省十佳优秀文创企业,金昌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荣获全省十佳文化展览优秀组织单位。金昌市选手在全国星级饭店从业人员服务技能竞赛中荣获二等奖,是甘肃省参加此项竞赛以来的最好成绩。
文旅营销全网联动、打造引流
为做精、做大、做好文旅品牌,金昌市文旅营销与服务不断创新方法,在强化舆论引导的同时,“用心找方向,用情讲故事,用力入人心”,用不懈努力将金昌的特色旅游打造成“顶流”。
2024年6月6日,在敦煌举行的“让世界走进河西走廊”专场推介会,金昌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杜宁让用英文推介金昌:“这里是‘点石成金’的有色金属王国,也是新型工业化的现代之城,更是历史文化元素独特的旅游胜地和令人流连忘返的浪漫之城……”让世界看见金昌!金昌市将城市形象宣传与文旅市场开发相结合,实施一年四季、线上线下、全网联动的营销方案,打出“传统媒体+新媒体”宣传组合拳,叫响“中国镍都·文明金昌”旅游品牌。
在多层次文旅推介与合作上,组织参加“三省五地”“四省十二城”“旅行就选C”“让世界看见河西走廊”等大型宣传推介活动20多场次,走进北京、广州、重庆、杭州等城市开展旅游推介,赴深圳、广州召开企业对接会,对接东风猛士、良业集团、携程集团、大连万达等20多家单位,开展品牌形象宣传。“金昌文旅”的朋友圈越来越大,旅游客源市场越来越好。
借助重大节会活动,开展集中宣传营销,增强城市吸引力和向往度,金昌文旅“百人新媒体宣传矩阵”坚持线上线下联动宣传,进一步提升“中国镍都·文明金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金昌文旅”“畅游金昌”微信、微博和抖音、快手等平台累计发布信息2800余篇,总浏览量近1000万次。持续壮大金昌旅游声势,统筹高位推动金昌旅游宣传。在《金昌日报》开设“文旅”专版,围绕“镍都之光”、红色旅游、乡村休闲游、冰雪旅游等策划系列深度报道,《甘肃日报》推出《以融合之势 促文旅之兴——金昌市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纪实》《镍都之光:璀璨金昌夜空》等深度报道。一年来,国家级、省级媒体及平台推出重点报道和新媒体作品百余篇(条),在全国各级各类媒体和网络平台的助攻下,相关报道总阅读量和评论量屡创新高。
文艺创作精品迭出、迈向新高
旅游“火”离不开文化“活”。作为旅游发展的新引擎,文艺精品创作的深耕厚植、公共文化服务的提质增效、文物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提升了旅游发展的文化内涵,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精神内核,助力全市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新时代繁荣文艺创作、推动文艺创新,金昌市始终将精益求精的意识贯穿始终。
围绕时代主题,聚焦“国之大者”,创作推出原创儿童剧《嗨,我是小五》、微短剧《我为西风狂》入选广电总局、文旅部“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上榜央视频精品微短剧、院线电影《火星计划》顺利杀青、话剧《龙首山下》入选甘肃省艺术基金2024年度资助项目。选送多部优秀群众文艺作品参加甘肃省民歌大赛省级赛事,12件作品和4名个人荣获佳绩。举办精品美术书法展览21场,展出书法美术作品2000余幅,2名歌手荣获“甘肃民歌大赛非专业组十佳歌手”。开展《金昌赋》评选征集活动,展示金昌悠久历史和璀璨文化。《嗨,我是小五》获甘肃省第二届“石榴杯”民族团结进步文艺会演二等奖。6部作品在甘肃省第七届“群星艺术大赛”中获奖,3部作品在全省合唱比赛中获奖,24部美术书法作品入选省级以上展览。策划组织市八运会开闭幕式文体表演,得到社会各界好评。
文化服务提质增效、幸福满满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围绕重要时间节点,举办“陇原儿女心向党·龙腾鼓舞贺新春—幸福金昌”百日百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书香金昌”全民阅读推广、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百姓大舞台、“畅享夏季·精彩无限”、百团汇演等系列文化活动154场,线上线下参与群众超182万人次。在全市范围内营造了“出门即舞台、处处闻歌声”的浓厚文化艺术氛围,全面提升市民音乐嘉年华、紫金花海歌会、新年音乐会等群文品牌影响力,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实施文化场馆走出去行动,开展“畅享夏季·金彩无限”文化惠民活动,组织文化活动、文艺演出进景区,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开展公益性文化巡演、戏曲进乡村进校园、书画进基层、图书进万家等文化惠民活动340场次,服务群众43万人次。献礼祖国华诞,开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系列活动100余场次。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深入人心
岁月峥嵘,山河为证;文脉悠远,与古为新。
为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金昌市实施永昌县钟鼓楼保护修缮等工程4个,编制长城保护修缮等项目计划8个,文物保护走深走实,有序推进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加强与敦煌研究院合作,联合开展学术课题研究。举办非遗年货节等六大主题、74场特色非遗活动。争取各级专项保护资金81万元,对重点非遗项目实施抢救性记录和系统性保护工程。举办社火秧歌闹新春活动,常态化开展木偶、皮影等宣传展示活动,组织非遗项目进景区,塑造非遗与旅游融合的新亮点。
在甘肃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金昌市申报的民间文学类“永昌民间故事”、传统戏剧类“永昌小戏”、曲艺类“金川小曲”、传统美术类“金川剪纸”“永昌剪纸”、传统技艺类“白刺果炮制技艺”“永昌古建筑营造技艺”共7项非遗项目成功入选,创历年申报最好成绩,至此,金昌市入选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增加至19项。非遗宣传展示、非遗进校园、“非遗美食”等主题活动,进一步彰显了传统文化魅力,激发了城市发展活力,让非遗更加深入人心、融入生活。
“龙首之眼”特富矿入选全国100项“共和国印记”见证物、金昌市博物馆成功晋升为国家二级馆。2024年,金昌市博物馆举办沙井文化发现100周年宣传周活动,《旷野牧歌—沙井文化发现100周年纪念展》入选2024年度甘肃省“博物馆里读中国—文物里的甘肃故事”主题展览。一年来,市博物馆举办特色展览和社教活动424场次,服务群众23.3万人次。与此同时,金昌市加强与敦煌研究院合作,联合开展学术课题研究,加快融入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抓住机遇、用好机遇,实现从“流量”到“留量”、从“网红”到“长红”,不断叫响金昌特色文旅品牌,才能高标准打造“两山”理念实践地,高质量答好全域全季旅游的金昌“答卷”。
实干铸辉煌,勤奋谱华章。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系统将以实干之姿,披荆斩棘,砥砺前行,在高质量发展的大潮中争当排头、勇做先锋,奋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新跨越,继续书写文旅融合金昌发展新篇章。
来源:镍都金昌客户端
编辑:王 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