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吉林大学地质博物馆

2024-10-18 来源:筏尚旅游网
吉林大学地质博物馆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科普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吉林大学地质博物馆始建于1952年,陈列面积1500平米,以藏品丰富、精品荟萃、特色鲜明享誉中外。博物馆分科普厅和恐龙厅。科普厅设有奇石展区、宝玉石展区、古生物展区及地学科普知识展区。恐龙厅展有多具巨型恐龙骨架化石及珍贵的恐龙蛋、恐龙脚印化石等。为了充分地发挥高校博物馆的社会教育职能,1998年吉林大学博物馆面向社会开放。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吉林大学地质博物馆在地学科研及科普教育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综合实力已跻身我国高校博物馆和吉林省博物馆的前列。是我国乃至亚洲著名的地质博物馆之一。建馆以来,共接待国内外观众数十万人,朱德、董必武、邓小平、李富春等党和国家老一辈领导人都曾来馆视察。

博物馆集“科研、教学和科普”于一体,岩矿化石标本门类齐全、文物及考古标本典藏丰富,有关的地学与考古学资料积累也相当雄厚。馆内拥有采自全国各地及世界上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展品两万余件,其中不乏东北地区最完整的鸭嘴龙化石――嘉荫卡龙、吉林省出土的第一具恐龙化石骨架――长春龙、商代的甲骨和青铜器、南宋岳飞印等传世珍品。博物馆建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微体古生物化石修复实验室,化石修护水平处于国内领先。作为依托高校建设的专业性场馆,博物馆的科学研究和国际交流相当频繁,尤其近年来开展的“吉林中部白垩纪脊椎动物群”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吉林大学博物馆博物馆还是“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国土资源科普基地”、“吉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长春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先进集体”及“国家AA级旅游景点”,是面向社会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场所。

为了充分地发挥高校博物馆的社会教育职能,1998年吉林大学博物馆面向社会开放,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1999年,博物馆被中国科协命名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同年被中国科技部、中宣部、教育部、中国科协命名为“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2002年博物馆被科技部、中宣部和中国科协联合授予“全国科普工作先进集体”。

建馆数十年来,博物馆一直遵循“科研、教学、科普”并重的方针,除了完成藏品的征集、研究和展示工作之外,还承担了大量的科研和对外交流工作。目前,博物馆已与国外10余所博物馆和国内百余所博物馆及高校博物馆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在博物馆建设、学术研究、科学普及和展品交换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建立了多方面的合作关系。近年来,博物馆与美国普罗维敦斯学院合作开展了东北亚地区白垩纪早期哺乳动物演化的研究;与比利时皇家博物馆合作开展了我国东北地区恐龙动物群的研究;与日本福井恐龙博物馆开展了中日恐龙对比研究。

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博物馆的综合实力已跻身我国高校博物馆和吉林省博物馆的前列,知名度日增,在地学科研及科普教育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成为长春市文化旅游、科普教育的极佳场所,被人们誉为春城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