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一村一景”美景篇:秘境石龙 等你探寻

2025-01-16 来源:筏尚旅游网

白云区石龙村

逃离人群的喧嚣,探寻那隐匿于深山的小众秘境——石龙村,这里有着令人心驰神往的避世美景,等待你的发现。

►(石辉 摄)

寻“岱眊”!一起跳舞吧!

贵州省贵阳市白云区牛场乡东北部的云雾山上有一个以苗族聚居的山寨——石龙村。村里老人们称居住在这里的多数为“岱眊”。据《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贵州卷》记载,“岱眊”原属“黑苗”的一个支系。清乾隆年间的黔东南苗族起义中,“黑苗”是最善战、最英勇的苗族支系之一。起义失败后,遭到官兵的追杀。“岱眊”这支苗族被迫“朝着太阳落坡的地方”向西迁徙,在贵阳白云区的险峻云雾山间落脚和繁衍生息,这里传承着十三年一次的杀牛祭祖活动《艾蒿干勾》和祈愿性的芦笙舞蹈《抢鼓棒》(苗语:呆汗单鸠)。

石龙村(提供)

时光流转,岁月悠悠,《抢鼓棒》(笙鼓舞)至今一直延续。这种舞蹈是由男女舞者共舞,红色的现代大鼓放在四方空心鼓架上,以三声鼓响为开场,男女舞队同时入场。男舞队每人手持芦笙,踏着舞步,在笙与鼓的混响中舞蹈,舞姿欢快逗趣。女队则由一人吹芦笙带队,将男舞队围成一圈,随着芦笙调的节奏起舞,舞蹈动作多来自牵纱、纺麻、挑花等日常劳动与生活。

若“心动”,来石龙吧!

在云雾山深处,石龙村静谧地躺卧,守护着两棵逾千年的古银杏——云骁与恋绮。云骁身姿挺拔而俊朗,宛如一位深情款款的骑士,伫立于岁月的长河中,默默守望着这片土地和他的深情缱绻。在微风下,云骁的树叶轻轻摇曳,似乎在向恋绮诉说着无尽的爱意与承诺。恋绮则在果子成熟时,叶子缓缓变黄,似乎在云骁的庇护下,安然地完成她的生命使命。

郭芮羽 (摄)

王献锋(摄)

正如以这两株千年古银杏为创作灵感的歌曲《云恋》,“一片真心归何处?千年以后会相拥。”你若心动,那就带着你的那个他(她)来石龙看银杏树吧!浪漫且神秘,浓烈而深邃。

曹廷飞(摄)

探险野径,来爬山吧!

“总要去爬一次云雾山吧”!这里是网红“老王山”、贵州版“武功山”的初级探野路线。来到石龙村,一定要去爬云雾山(千坎箐)。云雾山陡峭的山路和独特的自然风光,是徒步爱好者们的网红打卡地。每当冬季来临,云雾山便披上了银装。满山遍野的树木被冰雪覆盖,形成一片片玉树琼枝的绝美景象(雾凇、雪景)。当你酣畅淋漓爬到山顶,站在望日坡,就可以肆意俯瞰连绵的山脉,真正体验“山高人为峰”。当你端坐或站立“网红石”——天地云山湖树间,一画卷轴缓缓展,诗意风光尽入眼。

这里有多条徒步路线可供选择,无论你是初学者还是资深徒步者,都能在这里找到适合自己的挑战(记得戴手套,因为需要手脚并用)。沿途的风景更是美不胜收,每一步都仿佛踏进了另一个时空。

►探线小明哥(提供)

►唐立平(摄)

►郭芮羽(摄)

芦苇偎粉黛,来拍大片吧!

冬日石龙的粉黛花季虽已悄然落幕,但只需追寻风的足迹,便能遇见那片在冬日里轻轻摇曳,似乎在向远方朋友致意的芦苇秘境。风来,芦苇轻摇。站在这片芦苇荡中,不禁沉醉于这份宁静。风,带走了尘世的喧嚣,只留下心灵的纯净。芦苇,则以它们那不屈不挠的生命力,诉说着关于坚韧的故事。

►(莫淇婷 摄)

秋季的粉黛盛开之时,这里更是一幅浪漫至极的画卷。那时,粉黛花海如梦似幻,绵延起伏,仿佛粉色的云霞落入凡间。阳光透过花间,洒下斑驳的光影,每一处都是拍照的绝佳背景。人们穿梭其间,或低头轻嗅花香,或仰面沐浴阳光,每一帧都是浪漫大片,记录下岁月静好与花海的温柔对话。

►唐立平(摄)

风起,粉黛轻舞,那如烟如雾的花海在风中起伏,仿若粉色的波浪,让人心醉神迷。漫步在这片粉黛花海之中,不由自主地沉溺于这份静谧与美丽。风,吹散了尘世的嘈杂,仅留下心灵的清澈与平和。

王献峰(摄)

唤醒心灵,来一起哼唱山歌吧!

在石龙村,人人都会唱山歌。他们用歌声讲述生活,用旋律记录故事。老一辈的石龙村人,通过山歌传颂着村里的历史传说和英雄事迹,让年轻一代铭记祖辈的艰辛与奋斗。年轻人则用山歌表达着对爱情的憧憬和对生活的热爱,歌声中洋溢着青春的气息与活力。而孩子们,则在长辈的教导下,学习着这些古老的歌谣,传承着石龙村的文化精髓。这些山歌,就像是一部部活生生的历史书,记录着石龙村的变迁与发展,也承载着村民们的情感与记忆。

(曹廷飞 摄)

►(石辉 摄)

解锁石龙村的神秘之旅,不仅是一场文化的盛宴,徒步越山野,更是味蕾的狂欢!下一期,我们将深入探寻石龙村的美食秘境,品尝地道农特产品,让你在舌尖上感受苗族古寨的独特魅力。从传统佳肴到特色小吃,每一口都是对传统的致敬,每一味都是对自然的颂歌。别错过,让我们一起在石龙村,开启一场令人垂涎的美食探险,体验非凡的味觉之旅!

►(郭芮羽 摄)

白云区融媒体中心出品 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 白云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 郭芮羽

版式| 黎 园 编审| 李贤明

签发| 王婧璇 监制 | 郎啟芬

显示全文